制图李晗
金秋十月,东北大地一幅忙碌的秋收景象。紧邻松花江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的农场里,各类现代化收获机车往来穿梭在金色田间。玉米和水稻都颗粒饱满,农户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松花江是全国流域面积第三大河,与辽河共同构成松辽流域的两大水系。松辽之水奔腾向前,润泽广袤的黑土地,养育一代代东北儿女,也谱写着东北地区发展振兴的新篇章。
松辽水润良田
仓廪实而天下安。松辽流域内拥有令人瞩目的东北黑土区,是全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区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在一米左右,需要经历数万年的腐殖质积累才能形成。腐殖质中有机质含量极高,并含有大量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肥力极高,且土壤保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谢新民介绍,人们常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黑土的肥沃与珍贵。
松辽流域内耕地面积5.6亿亩,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地处松辽平原东北端,北邻松花江。1955年开发建设初期,这里因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历史上,这里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与水稻无缘。后来,以稻治涝的种植业革命和水利设施的修建,结束了长达40年“战天斗地”的局面,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民收入,保证了粮食安全。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农场收割场景。二九一分公司供图
江水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比地下水温度要高很多,用江水灌溉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有利于产量和米质的提升。现在的二九一农场里,松花江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1.2万亩,这里的水稻种植也走上了优质优价的致富发展路。
尽管江水灌溉水稻的优势明显,但在北大荒集团,控制江水灌溉面积仍是一项重点工作。水稻是高产作物,也是用水“大户”,黑龙江是一个水稻大省,水稻年用水量占全省农业用水量的95%,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推行节水控灌技术,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效益。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农业生产部负责人孟庆东表示,目前农场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以此维护松花江水质安全、生态安全,保护好松花江水。
据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李和跃介绍,松辽流域内有广袤的黑土地,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流域内已经建成万亩以上的灌区700多处,流域灌溉面积达到了1.8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2%。
为了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松辽委实施了农业规模化灌溉、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等节水灌溉工程,让松辽水得到更精准、合理地开发利用。
“东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广袤的土地、湖泊湿地和辽阔的森林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农牧业基地和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谢新民指出,松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太匹配。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黑吉辽三省修建了各类水利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提水工程、外调水工程和地下水开采工程等,为满足农业用水需求,也修建了大中小型灌区,有效地缓解了用水紧张的问题。
松辽水清又绿
蜿蜒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在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处处皆风景,夏季有绿树掩映,冬季有雾凇奇观,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到了周末,在江边能看到身穿马甲的志愿者们捡垃圾、擦护栏。为了保护母亲河,让家乡更美好。近两年来,共青团吉林市委组建了河小青专项青年志愿服务队,每个周末,青年志愿者分批在松花江南北两岸开展卫生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吉林市已经先后有145个团体单位,近17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净滩行动中,成为保护松花江的青年卫士。
青年志愿者在松开展卫生整治行动。共青团吉林市委供图
来自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宝石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净滩行动已坚持多年。有一次,志愿者们专门给江边两个护鸟站送去了1500斤鸟粮。护鸟人向志愿者们讲解了野鸭和鸳鸯等水鸟对松花江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这让志愿者们更深刻体会到保护松花江的重要性。
辽河平原上的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沈阳市康平县城西,辽河上游西岸,其中的卧龙湖还是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在自然保护区里,有各类水鸟238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以及国际濒危的鸟类64种。
每年春秋迁徙季节,能看到白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大天鹅、苍鹭、鸿雁、青头潜鸭等大量珍稀鸟类途径此地。保护区成为它们栖息和觅食的重要场所。
2019年,卧龙湖湿地科普馆对外开放,不仅展示了湿地文化,普及了鸟类知识,更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据谢新民介绍,辽河流域东部水多,而西部水少、生态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较严重,全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局部兼有污染型缺水。为此,针对辽河存在的问题,近10余年来,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修建和正在修建的大伙房输水工程和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能改变和解决全流域东部水多、需求少,中西部水少、需求多,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问题。
同时,辽宁省还在全国率先组建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使辽河治理和保护工作由以往的多龙治水、分段管理、条块分割向统筹规划、集中治理、全面保护转变。经过近10余年探索和艰辛努力,辽河水资源保护成效显著,河流水质根本性好转,重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辽河画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在松辽流域全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中。据李和跃介绍,近年来,水利部松辽委与流域各省区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流域河长制和湖长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松辽流域内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涉及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目前松辽流域的省、市、县、乡、村5级河湖长有6.77万名,覆盖了流域所有规模以上河流、湖泊,水利部松辽委建立了“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河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等跨区域、跨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不仅如此,各地还招募河湖保洁员、水管员和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管水、治水、护水,的行动中。
松辽美聚青年
85后创业青年李佳俊是土生土长的吉林省松原人,从小就在松花江边长大。“以前在江边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李佳俊记得,每次玩耍后全身都脏兮兮的。而如今的松花江,江水清澈,河道两侧干净整洁,清晨或傍晚时分经常行人如织。
看着家乡越来越好,大学毕业后李佳俊选择留在松原创业。傍晚时分约上好友到松花江边散步,吹清凉的江风,成为他释放工作压力的方式。
如今在这片黑土地上,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振兴东北,建设更美的家乡。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有个“稻梦空间”,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稻田画,这里成为一些电影的取景地。登上稻田里的观光塔,能看到以大地为画板,以彩色稻为颜料的稻田画。
“稻梦空间”让张琬婷实现了自己的田园梦。2015年,张琬婷从澳洲留学回国,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两年后,她选择辞职返乡创业,当一名新农人。在她看来,学有所成的标准,不只是一张毕业证,而是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
这几年,张琬婷和父亲一起把“稻梦空间”打造成了集稻田画观光、立体种植养殖、水稻深加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乡村是我的根。”这是黑土地上返乡创业青年的共同心声,也是程连坤放弃城市丰厚薪资、返乡创业的原因。
程连坤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那里三面环水,缓缓流淌的牡丹江是松花江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小朱家村的母亲河。程连坤的记忆中,牡丹江水一直滋养着当地村民,童年时他看见祖辈们靠打鱼为生,如今,返乡创业的自己又依靠村子的临江优势,开发了江边的特色餐饮。
走出去开了眼界的程连坤重新发现了家乡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成立了黑龙江省春风十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下有小朱家村大米专业合作社、米业加工厂和旅游度假村。在程连坤的带领下,村里陆续开业了9家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创办了“小朱家村渔猎文化节”,建设了村史馆和火山熔岩台地观光主题公园,打造了龙泉岛户外活动营地等乡村旅游项目,近年来,村里年均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让老乡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依靠“绿水青山”致富的同时,程连坤也深知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的意识在我看来是一种传承,爷爷那一代人靠打鱼打猎为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让我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接好棒,继续保护好绿水青山,这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基础。”
今年,程连坤还在成都开了一个小朱家村的城市体验店,“这是第一家,第二家正在筹备。”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通过在城市开体验店的方式,让小朱家村的品牌走得更远。“家乡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我想通过自己努力,让更多人看见我们家乡的美。”程连坤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向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