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女学什么手艺好
42岁二次创业 她带动15万乡亲就业增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海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苏木兰”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苏木兰”名叫苏晓莉,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负责人。
这些天,苏晓莉一点也没闲着,她在线上培训绣娘,线上宣传新绣品,与22家公司签订订购合同,金额逾百万元。她曾经说,返乡创业,让贫困姐妹们走上致富路,要有责有情有为。她做到了。
2017年,苏晓莉在互助扶贫车间培训绣娘。图片均由苏晓莉本人提供
42岁二次创业
2012年的一天,苏晓莉到西宁办事,看见游客围观藏族手工艺品,深受启发:土族盘绣花样独特、工艺精湛,土族妇女绣花多是打发时间,没想过拿绣品换钱,为啥要守着好手艺吃穷饭呢?
有了想法,她立即付诸行动——赴互助县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调研,了解盘绣技艺传承情况。3个月时间,她走访了100多个村子、4000多户人家,找到会盘绣的妇女,承诺要带她们一起挣钱。
能挣钱妇女们当然高兴,但也没太当一回事。可苏晓莉是认真的,她转让了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鞋店和服装店,筹集二次创业资金。家人不理解,她劝慰道:“以前咱有一碗水,只能自己喝;后来有了一桶水,也只能一家人喝;现在我想挖掘一条河,让更多人有水喝。”
2015年,42岁的苏晓莉成立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用民族技艺带动乡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2022金砖国家女性领导力论坛暨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颁奖典礼,苏晓莉(右二)获得大赛“木兰奖”。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公司刚成立,一个贫困村的村支书找到她,希望她能教村里几名妇女盘绣技艺。村支书推荐来的东国兰一针一线认真学习盘绣,但她的绣品质量不过关,为了鼓励她,苏晓莉还是按价收下。经过刻苦练习,东国兰很快成了盘绣能手,第一次领到2000多元工资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后来,东国兰年收入5万多元,靠盘绣手艺成功脱贫。
在苏晓莉的用心经营下,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她也有能力帮助更多人。米金花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丈夫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米金花只得辞职回家照顾丈夫。得知此事,苏晓莉想到一个好办法,在米金花所在村设立车间,这样米金花既可以照顾丈夫,又能上班挣钱。
以“企业+基地+农户+能人+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苏晓莉在多个乡镇村屯设立基地和车间,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原材料。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女孩回乡学习盘绣技艺,第一年解决了40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
2017年,苏晓莉扩建3000平方米厂房,增加500个就业岗位,带动300余名绣娘年均增收2万元。2020年,她继续扩建8000平方米厂房,带动460余名绣娘就业增收。
2016年,苏晓莉在村里培训绣娘。
带动15万名村民增收
苏晓莉的基地里有“三多”:一是留守妇女多,上千名留守妇女在基地务工,比例接近务工规模的10%;二是高龄乡亲多,年纪大的村民统一培训后优先安排务工,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三是贫困姐妹收入多,年人均收入两三万元。
但苏晓莉并未满足,她要让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她投资在省内外繁华商业区拓展销售门店和专柜30余处,尝试产学研用相结合,与几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发出200多款“现代绣品”,远销东亚、东南亚地区。
如今,苏晓莉带领团队与时俱进,成立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形成以孵化园为核心,政府引导、市场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工匠推动的青绣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累计带动青绣工坊120余家,成立办事处16个,入驻青绣企业140家、青绣传承人301人,年产值达4亿元,辐射带动15万村民就业增收。
未来,苏晓莉有更大的目标——筹建青绣博物馆和产业园,提升青绣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让“太阳花”绽放在更多人心中。
2015年,苏晓莉走村入户收绣品。
荣誉接踵而至
苏晓莉带领贫困姐妹们绣出美好生活,她的公司成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联谊会理事单位、丝绸之路企业联盟成员单位,她自己先后获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新时代旅游业女性榜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乡村工匠”等荣誉。
今年5月31日,2022金砖国家女性领导力论坛暨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表彰在女性精神、社会责任、独特的技术及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市场前景等任何一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的金砖国家优秀商业女性。苏晓莉从449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摘下“木兰奖”,是获得该奖的3个中国代表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乡村振兴领域获奖者。
站上领奖台,自豪之情难以言表,她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又觉得肩上责任更大了。她感慨:“这些年虽然很辛苦,可回头看,走过的路是温暖的奋斗路,心里暖洋洋的。”
【观察者】
作者:何妮 单位: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养老护理员是服务老年人的一线人员,是支撑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速快,呈现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等特点,急需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护理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工作,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实施康养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研究制定有关文件,取得积极成效。
在养老服务加速发展的第十个年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包括许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积极投身养老照护工作,秉持炽热情怀,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起敬老爱老助老为老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增添新力量、注入新活力、孕育新希望。
在养老院里,青年养老护理员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干劲韧劲,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他们从擦拭身体、清洁口腔、导尿排便干起,陪老人聊天唠嗑、运动康复、看病就医,帮助养老院改扩建房屋、升级设备包、改善院容院貌……年轻的养老护理员们就这样怀着一颗不言放弃的恒心,想方设法解决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带来的种种难题,践行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间老人解忧,传递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在大赛竞技场上,青年养老护理员洋溢着蓬勃气势,在你追我赶中比拼技能。养老照护是专业性强、服务精细的“技术活”,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服务、心理沟通等服务内容看似寻常,其实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一言一语尽显水平。青年养老护理员学技术、比技能、强本领,在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参加全国决赛的128名选手,50%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为29岁,年龄最小的仅21岁、最大的42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平均年限为6年,最长的为13年。年轻的养老护理员们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娴熟的技能为自己赢得“全国技术能手”、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以平凡的坚守捍卫着职业的荣光。
在疫情防控一线,青年养老护理员满怀着“舍我其谁”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勇敢逆行。不让养老院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最严峻的时期,数以万计的青年养老护理员们闻令而动、主动请缨,为养老机构内的200多万名老年人清理房间、侍汤喂药、清擦身体、安慰情绪,守护着老年人的安全健康,守卫着4.1万多家养老机构。他们也想父母也想家,却放弃回家过年,坚守工作岗位,演绎着守望相助的爱心接力,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间大爱,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贡献青春力量。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养老服务工作,以青春之我、青春之名、青春之力、青春之志、青春之梦,书写养老服务的工匠精神和大爱情怀,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本期选题支持:任欢)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8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K哥前同事老T,在一家2B软件公司任技术经理,前两天被HR告知,公司要让他转岗做售前顾问。老T今年42岁,曾管过30多人的团队。由于业务持续不景气,经过公司2轮裁员,原本的30来人,只剩下5位“幸存者”。见惯职场变幻的老T,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把年纪,干着名存实亡、尴尬的“管理”工作。裁员的利剑分分钟可能砍向自己,也早做好了随时被HR叫去签裁员通知书的心理准备。
只不过老T这次在HR的办公室里收到的不是辞退通知,而是调岗的告知。技术出身,这个岁数去做售前顾问,是个什么鬼?
01
转岗,逼退员工的狠活?
江湖传说,甲方逼迫员工主动离职,有5大损招:转岗、降薪、换地、闲置、违纪,都是杀人诛心的狠活。老T被要求调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一个在公司做了快10年的技术经理,让他去做毫无经验的售前顾问岗,薪水结构也变成了“低底薪+高提成”的画饼模式。这不是明摆着逼老T掀桌子骂娘,一怒之下主动离开吗?这样他们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工作满6个月,用人单位如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n+1补偿模式。按这个规定算,像老T这样的资深员工,光补偿款就要几十万,如果这种激将法能让员工主动离开,哪怕挨几句骂,公司也是划算的。
慑于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现在的用人单位,胆敢公然违法裁员的事越来越少,都变成了曲线、间接的隐蔽式裁员。操作手法越来越细腻,越来越让人挑不出毛病。上面提到的逼员工离职的5大损招,都是如此。
以老T的遭遇为例,如果他一气之下主动离职,就会让自己生生少拿一大笔补偿款,如果忍气吞声同意转岗,后面也有各种坑等着他。比如转岗试用期的考核,如果考核不能通过,还是可以被公司无(补)偿辞退,多一分钱也拿不走。
当然,关于岗位调整,劳动法也有“双方需协商一致”的规定,如果双方有耐心、有时间,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还有很多可以博弈的空间和手段。K哥就曾见过,员工不同意转岗,公司架空员工的工作,让员工无事可做,还专门在该员工工位上方装了探头,分分秒秒捏错找茬的奇葩场景。
02
“职场老人”的应对之道
职场上如何避免自己被逼到死角,被迫做没有选择的选择,作为职场老人,K哥有几条建议,职场厮杀的打工人们务必参考:
1、要有“清零思维”,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乔布斯的这句经典名言,其实说得就是清零思维。尤其在不景气的阶段,打工人一定要提醒自己,要时刻怀有进取之心,不能满足现状,因为今天的“现状”说不定明天就会“变样”,到时候打自己个措手不及,后悔都来不及。清零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零技能。在互联网行业,不管是开发、运营还是产品、设计,通常2年(甚至更短时间)内都会发生迭代或重大革新。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嗅觉,知道最新最In的理念和技术是什么,自己如何get到这些新技能,让自己一直身处前沿,一直保有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有“被利用”、被需要的价值。
第二、清零储备。除业务能力,一个人的认知力、理解力等重要能力,都和这个人平时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死守着固有的知识体系,翻来覆去就看那几本书,就知道那几套理论,经常会显得捉襟见肘。判断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不是“在线”,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去一些有价值的论坛或新书排行榜上,看看是不是出现很多你听不太懂的名词术语。如果是,就要意识到你的储备库可能要清零,是时候增加自己的书单长度、填充自己的知识库了。
第三、清零成就。打开自己的简历,里面也许洋洋洒洒记录了你不少高光时刻,得到的荣誉,获得的晋升等。但,你也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离上次的高光时刻多久了,现在还能做出哪些新的贡献?如果你能很快速、坦然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如果思考半天,仍没什么好说的,那就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问问为什么了。
2、拥有选择权,别成为“职场奢侈品”
拿破仑·希尔曾说:“对于生活,我们有选择权,我们能够选择,改变平庸的生活。”面对工作,我们同样需要拥有选择权,要能在不同的状态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不是无路可退,委曲求全。
尤其对中年职场人来说,年龄的限制,已经让自己失去不少选择,如果还不未雨绸缪,主动为自己创造另一些可能和方向,就会让自己沦为既贵又不实用的“职场奢侈品”。这种处境,是非常被动和危险的。如何为自己创造更多选择权呢?
第一、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经验更有价值。K哥有一个朋友,46岁,在一家中等规模的实体企业做市场部经理,能力之强,情商之高,让K哥非常佩服。他做事有“四不”原则,即(让老板)不用问、不用想、不用改、不用哄。老板交代的事,件件有回应,从不让老板主到来问;事情做的极其细致周到,不给领导问答题,不让领导另外费脑筋;他做出的方案和计划,老板所关注的点,基本都能面面俱到,不用再做修改。遇到困难或打击的时候,从不会放弃撂挑子,而是能很快重新调整,努力解决问题,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领导,完全不用老板额外加油打气。
这位朋友几乎每年都被老板主到加薪,不仅老板把他当成宝,而且在圈内口碑极好,不少同行隔三差五想打他主意,妥妥拥有自己的主动权。
第二、拥有自己的ABZ规划。领英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曾在《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中,阐述了他的ABZ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要有ABZ三个计划:A计划,基于当前的工作制定的规划;B计划,是A计划的后备计划,可以简单理解为副业;Z计划,是指最稳妥的保底计划,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最后的退路,比如一些资产性规划和非劳动收入。这个话题,K哥聊过多次,不多展开,大家可视自己情况而定,但千万不要轻易否定。
3、成为“精要主义”者,避免低水平忙碌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面临的选择也指数级增长,这就造成我们的选择过多,以至于大大超出我们对它们的有效管理能力。从而必然要求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也是美国管理学专家格雷戈麦吉沃恩,在《精要主义》一书中所传达的主要观点。
面对拥挤不堪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疲于应付,有时候还会出现“东忙西忙一场白忙”的窘境,把太多时间用在了低质、低效、低水平的“忙碌”上,少有功劳,只有疲劳。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让自己成为精要主义者,简单来说,要做到两个“学会”:
第一、学会甄别。甄别什么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根据帕累托原理,80%的效益由20%的部分所贡献的,辨别哪些是有用之事,哪些是无用之事,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那些可有可无的社交,与其心不甘情不愿的参加,不如干净利索的推掉。一些对将来有帮助的技能和或手艺,与其用的时候再学,不如现在就准备起来。想要成为精要主义者,首先要确立目标,明白自己去往何处,知道选择什么对自己最有价值。
第二,学会舍弃。就像有人在一段明知道不快乐、没结果的爱情中说“都谈了3年了,再将就试试吧”,其实这样只会耽误自己的下一个3年,除了耗费青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在职场中也是如此,那些不曾拥有的,往往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真正阻碍我们发展的,恰恰是那些已经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成本的事情。比如花钱买了一些明显没有营养的课,硬着头皮每天听;在一个明知道没有未来的行业中工作,却不愿意早点抽身转行…不舍得割肉止损,让自己继续着低效低质的忙碌,除了感动自己,几乎不会有别的意义。
03
用“反脆弱性”,对抗职场的“不确定性”
像K哥的朋友老T一样,对职场中35+的打工人来说,所面临的问题,除了现实面的失业风险,还有内心深处的脆弱趋向,认为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少,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无形中把自己放在了“弱势”的位置。“95/00只能夸,70/80后随便骂”,这些略带夸张的说法,都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越脆弱越喜欢有秩序、充满确定性的环境,越不喜欢变化和动荡。但这种脆弱感的反面,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让火越烧越旺。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畅销书《反脆弱》中,说的就是如何锻炼反脆弱能力,从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获益。这种思维认知,对于当前的形式和职场来说,很有指导意义。那么该如何通过反脆弱,来对抗职场上的不确定性呢?
第一,懂得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保持充分的危机意识,敢于走出舒适圈,习惯拥抱变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职场和时代的变化面前,从容不迫。
第二,投资自己,终身学习,扩充认知边界,对工作、行业和趋势有清晰的认知和预判。与时俱进,始终“在线”,才有底气面对迎接变化和挑战。
第三,打造核心竞争力,搭建自己的职业生态圈;专注自身优势,不断刻意练习,强化长板,打造出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注意搭建能为我所用的职场“生态圈”,让自己处在产生更多链接的关键节点上,让自己拥有更多的Plan B/Plan C…
职场中,你是被转岗,还是被优化?是人力资源,还是人力成本?不只在HR的评估表里;更在每个人自身的行动和作为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是面对所有未知和不确定时,最有意义的答案。
作者简介
Mr.K,国内知名IT管理专家,「顿悟山丘」创始人,科技媒体「技术领导力」创始人。畅销书《技术人修炼之道》《技术管理之巅》作者,曾担任壹药网 技术VP、1号店技术总监。分享企业数字化转型、个体成长、团队管理、IT热点评论。
上一篇:丹枫寨需要门票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