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个梗长得绿油油的,这一茬是要割掉的,重新长出的嫩茎,才是我们平时吃到的蒌蒿。
”9月8日,正在蒌蒿基地清沟作业的阮英送告诉记者。
阮英送的蒌蒿基地位于通山县南林桥镇湄溪村朱家庙湾,占地50亩。
“以前咸宁市场上的蒌蒿基本上都是从武汉白沙洲市场购进的。
”阮英送介绍,整个咸宁,像他这种规模化种植蒌蒿的,仅他一家。
今年51岁的阮英送是通山县黄沙铺镇孟垅村人。
他早年外出打工,曾在武汉开办过公司,做电子产品批发生意。
“在外经商攒了一些钱,但近几年市场竞争太激烈,时间长了心也倦了。
”阮英送告诉记者,2018年,萌生出回通山发展的想法后,他关掉了公司,并前往江苏、广东等地考察,最终决定从江苏南京引进蒌蒿品种——柳叶青梗蒿种植。
蒌蒿别名芦蒿、藜蒿、香艾、水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中国,多生于水边堤岸或沼泽中,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华中地区。
蒌蒿始见载于《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其中的“蒌”即指蒌蒿。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有蒌蒿的食用记载。
蒌蒿以嫩茎供食用,其脆嫩、辛香、风味独特,是闻名遐迩的优良蔬菜。
目前,江南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小叶青梗蒿、柳叶青梗蒿、小叶红梗蒿,其中以柳叶青梗蒿的品质最好。
“基地能这么快建好,离不开湄溪村干部的鼎力支持,多亏他们挨家挨户帮忙做工作。
”阮英送告诉记者,综合气候条件、水源、用地规模等因素考虑,2019年9月,他相中湄溪村朱家庙湾的土地。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村里只用一周时间就签好了40多家农户的租赁协议,流转好50亩土地。
为了回报村民的信任,一签完协议,阮英送就支付了农户租金。
说干就干。
今年1月,通山县春泥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
整地、分垄、扦插、除草、施肥、引水……记者看到,7月份插下的柳叶青梗蒿如今已长到30公分左右高,绿油油一大片。
“先让它们扎下根,10月的时候割掉上面的一茬,搭棚覆膜后再让它们长嫩茎,春节前就可以大量上市了。
”阮英送望着眼前绿意盎然的基地,一脸憧憬。
据介绍,蒌蒿的市场需求量大,春节期间供不应求,收益好的情况下,亩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
“当初我关掉武汉的公司说要回乡当农民,很多朋友都说我在发疯。
”说起创业的艰辛,阮英送感触颇多。
据介绍,种蒌蒿很费工时,管护起来特别麻烦,这对跳出农民多年的阮英送来说无疑是考验。
除了农忙时请人,阮英送和妻子罗言容索性住到了基地的临时板房。
到养鸡场拖运鸡粪、起早摸黑搬运秧苗、引水灌溉、挖沟排水……脏活累活,夫妇俩都亲力亲为。
“老阮是个实干家,特别能吃苦。
”湄溪村支书李昆明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阮英送夫妇长期“泡”在基地上。
尤其令他难忘的是,去年下半年因持续干旱,为了从河里引水灌溉,阮英送一连在车上睡了3个晚上。
“基地目前已投入了30多万元,除了种苗和地租的费用,大部分用于支付当地群众的务工费。
”阮英送表示,涉农创业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一定会尽心尽力,在确保基地收益的同时,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王奇峰 杨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