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百科 > 正文

长篇以后

摘要: 长篇以后...

长篇以后

写完这部长篇后,我才体会到什么是心理压力了。尽管,身体不断遭受病魔的摧残,股骨头坏死的顽症给行动带来极大不便的压力也挺折磨人,但相比撰写这部长篇感受到的比病魔更为摧残人的压力,简直是微不足道、不足为奇了。
  细想起来,人有时候也是很脆弱的,不但生命脆弱,心理也脆弱。当我把最后一组字符输入到电脑里,又将所有的文字保存后,突然感觉到一种疲惫、一种虚弱涌上全身。整个身子像散了架一般,全然没有了先前那种夜以继日、不辞辛苦、激情四溢在电脑上敲击一个个字符时的精神头了。这也许就是精神的力量吧!人一旦不为某种精神支撑着,势必会感到虚弱和疲惫。而我也是肉身凡胎,自然不可能超然度外了。
  文学创作说穿了,其实就是人类精神领地里的耕耘和劳作,是一种人性的张扬和展示,又是一种人生情感的交流和汇聚;既是心的吟唱、灵的飘逸,又是魂的震颤、理想的演绎;是语言的顺畅奔流,又是思维的凝聚渲泄。文学的一切奥秘与玄妙,文学的全部内涵与生命,文学的终极审美与价值,均能体现在所书写的文字之中。因为,作者只有将自己的精神集中到极致,赋予人物真情个性,用心吟唱和讴歌人性,用飘逸灵秀的文字去描写人物,将理想演绎到所要抒发的感情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厚重和富有新意的作品。
  我力图这样来要求自己的文字,期待在作品中营造这种氛围,更希望我的笔触能够真正地再现我们这个变革和幻化的时代。尽管我知道单凭个人的功底和能力,很难达到预想和期待的效果,但我确实这样努力,并用心去书写熟悉的人和事,用笔触表现所经历和感受到的生活。如今,这部作品呈现在每一个能看到的读者面前了。是精品还是赝品?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升华,还是喋喋不休的陈述与罗列?是值得一读的文字,还是不堪一睹的糟粕?评判权在读者手中,每个读者都是这部作品的评论家和裁判。相信读者的眼光是敏锐的,感觉是真实的,都能根据个人的鉴别标准对作品打分和评判。
  众所周知,人在刚出生时还是自然的人,那个阶段从灵魂到肉体都享有绝对自由。然而,随着成长过程的延续,社会也就逐渐将每个个体的人改造成一种社会的人,又因之社会分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形式,被划分成各种阶层,并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社会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是在被动地屈从于社会的桎梏,极力挣扎着去表现各自不同的人生及经历。而现实是:和谐优美的社会能继续张扬人性原本就有的纯真、坦诚、仁善与秀美,不断提升人性达到灵秀的境界;不良或衰颓的社会也可以将人性,变异为精神和肉体相互分离而呈现出多面性。这些能够使人变异,抑或说是演变成不同面目的因素,既有社会机制的作用,也有自然对人的巨大排斥力。很多时候,人在社会机制和自然环境的双重扭曲下,已经难以自我张扬个性,同时又会在无奈接受被改变的同时,去竭力影响和改变身边的同类人。这也许就是社会,就是人生,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小说主人公魏明,也是这样在夹缝中,力图用个人的魅力及才华,极力摆脱那种被束缚、被禁锢、被扭曲,并挣扎着表现自己的个性。他有过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也怀有满腔的热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所能改变的一切,更希冀摆脱世俗的束缚与禁锢;他有过满怀热情遭冷遇的愤懑,有过处处掣肘受压制的困惑,更苦恼于那些原本在他心目中很高大的领导形象,在瞬间变得无法理解和接受;他曾经为这些人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苦涩地接受被人戏弄的现实,更为不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影响或者改变那些本不该发生的事件,并不得不独自承受惶惑不安的折磨。他是在无效地挣扎还是朝着成功迈进乎?是在表现很多人的纯洁个性,还是鹤立鸡群的孤芳自赏乎?也许读者能够从作品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与叙述中慢慢地揣味,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的一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军人或者军转干部,这也许和我个人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我从16岁到部队后,在军营度过了18个春秋,而这18个春秋正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年龄段。因为,军队生活的那段时间,正值青春年少,对生活充满理想和追求。所以,那段生活必然会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
  十几年的军队生涯,我和身边的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是我最熟悉的人,也是最了解的人。多少年来,我一直对军队、对战友充满了深情和热爱。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从开始文学创作,走上文学之路后,我总是把笔触落在战友的生活和人生旅程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力图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书写他们在军队那个大熔炉里锤炼而成的坚强意志,表现他们走自己人生之路时养成的良好素质。他们是我最熟悉的人,也是我值得书写和歌颂的人。
  回到地方上工作后,我经历了很多的事,也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感受。让我有点愤懑的是,很多地方上的人,对我们这些当过兵的人,总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偏见。我曾不止一次地听过一些人讲:“什么少校中校上校,到我这里统统无效”。我在震惊的同时也感到很委屈,也曾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难道当兵是错误的选择?难道我们这些当兵的人比那些只会吹吹拍拍、奉上压下的人智商低吗?而正是这些淤积在心里的不快,激励着我在近些年的作品里,侧重描写一些战友们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的经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诉说他们面对纷繁变化的社会,以及不能很快融入其中,难以像在军队工作那样如鱼得水的施展个人的才华,同时又不时地被一些不理解,乃至蔑视所困扰后产生的迷茫和怅惘,更为不能很和谐地融入其中,成为地方工作一员而苦恼。
  这些描写不管是通过小说还是一些纪实文字来表现时,没有经历过军队生活的人也许不能理解,抑或会产生怀疑,但是对那些曾经在军队生活过一段时间,又不得不受限于“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兵”的从军规则相继离开军队,并对地方生活充满了热望和期待,却每每遇到很多困惑和不理解,又无法凭个人能力来改变残酷现实的战友而言,那是会引起强烈共鸣的。
  尤其是当这些在军队里相继担任不同职务,乃至比较高的职务的战友们,面对新环境里那些不接受,甚至有一些排斥和歧视的倾向后,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怨气,更是压抑他们乃至干扰他们正常生活的无形压力。要知道,当初地方各级政府都是选了再选,挑了再挑的将地方上的优秀青年送到军队去的。而能留在部队里提干,乃至不断地提升职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从事军队工作的人,更是优中选优、好中提好。每一个能担任各种职务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他们应该说是军队培养出来的精英,都是具备一定良好素质的人。然而,当他们年龄大了,身体弱了,转业回地方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歧视,他们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一些困惑和迷茫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中间也不乏小说主人公魏明这样安置还算过得去的转业干部,但是,大多数的转业干部远没有魏明那么幸运,而魏明这样已经算安置得很好的干部,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处处掣肘,乃至被打击和排斥的命运,其他人的遭遇更是可想而知了。
  世界是处于变革之中的,人的情感与观念也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更不可能按照同一格式生存和演绎。每个人面对变革与变化都负有各自的责任,每个人都会在这些变革和变化中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而文学艺术的使命也早已不再是照搬现实的生活,或简单地模仿自然与陈述现实,她应该是着力反映世界的变革过程和观念的变化程式,表达人的愿望,体现人的力量,反映人和变化之中的世界的一切。我正是极力想通过作品来达到上述境界,并力图用文字来体现我倾注于作品中的心血,也多少表达一些对战友的鼓励和讴歌。
  自己给自己写序,似乎有点太狂妄了一些,不过,请名人写我没这个条件,人家也未必会屈尊给我这样的普通作者写,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动笔了。还是我常讲的那句话:愿见笑者永远见笑
   共 3066 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