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秋雨绵绵情
傍晚的时候天就阴了。上了点年纪睡觉轻,夜半时恍惚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微醒,就这样躺着倾听。一阵风刮来,雨潲窗玻也有了响动,借着小区昏黄的灯光瞥了一眼,雨水正顺着窗玻滑下,阵阵凉意也随着未关严的窗缝儿挤了进来。昨日白露,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寒”。
反正半醒了,听着雨声感着凉意脑子里冒出了些许对秋雨的回味。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秋雨,总觉得它来的迟些,但凡庄户人都知道,秋雨对庄稼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对晚秋的菜蔬还管用。掐指算来过不了几天就要开镰了,拜托了秋雨,千万别在庄稼登场的时候下,要不然一年的收成就要遭殃了。记得那年在学校跟着贫下中农到村里学农,也是这个季节,秋雨缠绵几天不停。带队的老农愁苦着脸说:“‘处暑不出头割倒喂老牛’,要是前几天下这样的雨还能挽回点收成,这下好了,收割上场全误了。”当时不解其意,后来才知道,登场的庄稼没那么多苫盖的物件,接连的连阴雨差点把收获的庄稼焐出了芽儿。
小时候家居在一个铁路小站。父亲上班的时候总会拿上那些必备的家什其中就有雨衣。深秋的一天父亲上白班,百密一疏的忘了带雨衣,偏偏到了下班的时候大雨急至。母亲一看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忙吩咐我打上雨伞拿着雨衣去接父亲。人小腿快,钻进雨幕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车站。可好,下了班的父亲看雨大正悠闲的与人下象棋,我傻愣着也在旁边凑热闹。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母亲披着一块褥单子几乎全身湿透地也来了,我们爷俩这才面面相觑傻了眼,回家后好挨一通数落。多少年过去了,父母业已作古,但一场秋雨演绎的爱地接力至今还历历在目。
车站的北边是广袤的农田,再往北就是春绿秋黄的草场和碧波荡漾的湖边。那年的秋雨忒大。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下了一个星期左右,湖里的水见眼儿的往上涨,把临湖的稻田都淹了。倚着地势的坡缓看去,水稻只剩下穗儿,高粱只露出红红的头,弯弯的葵花盘都没在水里。庄稼人可都急了,人们无奈地划着船尽可能的收获。地里的生灵也没处跑,稻蝗成串的附在稻穗上,高粱头上爬满了虫虫牛牛,嗨,到手的庄稼泡了汤,人们除了对秋雨的抱怨可没什么好话。
上班以后虽说是在县城,那时的基础设施不敢恭维,比起现今充其量也就是个大点的村镇。尤其到了收获季节,兑换农产品的农民挑着担推着车吆喝。一斤粮食换五斤红薯或者土豆,四五斤玉米面换一斤本地产的稻米,卖酸枣野榛子的乡下人成了大街小巷里秋天的点缀。到了雨天可就惨了,街景全无到处泥泞污水横流,穿着雨鞋都打滑。那时居民每天的菜蔬全凭附近的农民种植,几天的秋雨隔开了买卖家,冒雨买菜的事儿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房子破旧,绵绵的秋雨让差不多的房子都漏了,锅碗瓢盆的全接着,那景象,满地是水叮当作响,外面不下屋里还下,真的把秋雨记住了。
看来我对秋雨是有偏颇的,秋雨让我记住了这多的往事。人们对雨水的偏袒往往在春天,“春雨贵如油”一类的话语尽可拾遗,因为那是用雨的时候,是万物萌生的时候,及时雨的降临往往决定了一年的收成。所以,人们对雨水在二十四节气里设立了“雨水”这个纪念日。
听雨,是一种闲逸雅兴,看来我的雅兴还没有达到一种抛开世俗的境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春夏秋冬日,皆是四季歌,秋雨霏霏是上苍的天意,何必纠纠谗言,我对自己对秋雨的议论也感到不满。
唰唰的雨还在下着,声音越来越小,朦胧渐起睡意袭来,看来夜还很长…… 共 1357 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