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应用 > 正文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历史性机遇

摘要: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历史性机遇每经记者:陈浩每经编辑:董兴生9月22日,在由凤凰卫...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历史性机遇

每经记者:陈浩 每经编辑:董兴生

9月22日,在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多方发起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2”上,中国银行(SH601988,股价3.07元,市值9038亿元)董事长刘连舸针对跨境金融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跨境金融作为金融开放的主要媒介和重要表现形式,有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拓展金融市场深度,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跨境金融发展浪潮中,如何加快金融开放步伐,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刘连舸指出,作为中国跨境金融的实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刘连舸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跨境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刘连舸表示,作为金融开放的主要媒介和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全球跨境金融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结构性特征:

一是跨境资金向新兴经济体的聚集效应增强。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崛起,GDP增速、投资收益率优先于发达经济体,推动大量跨境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2011年至2020年,流入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比例为34%。

二是跨境金融的主体和币种结构更趋多元。一方面,全球金融结构变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境资金中介作用增强。2013年至2020年,欧美主要经济体跨境证券投资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份额高达78%。另一方面,单一主权货币充当全球“公共产品”的内在矛盾,驱动市场主体调整交易偏好,跨境金融币种结构更趋多元。2000年至2020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人民币、澳元、加元等非传统储备货币的份额持续上升。

三是跨境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随着新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手段,丰富跨境金融场景,提升经营服务效率。同时,国际货币体系数字化转型提速,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成为央行数字货币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方向。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大约90%的央行和货币当局参与不同形式的数字货币研发,创历史最高水平。

四是跨境金融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加剧顺周期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跨境金融体系不断演变,日趋复杂。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传统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复杂、隐蔽链条。部分新兴经济体外债水平居高不下,结构性货币错配问题突出。非银行金融中介广泛参与资金运转,提高了跨境金融体系的关联性和传染性。作为具有逐利、顺周期特征的短期资金,证券投资在跨境资本流动中的份额持续提升,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效应明显增强。

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金融中面临历史性机遇

刘连舸表示,作为中国跨境金融的实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那么,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加快金融开放步伐,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刘连舸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顺应跨境资金聚集效应,构筑双循环金融资源配置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为12.6万亿元,2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名单,超过旧金山湾区与纽约大都会湾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强劲的经济动能、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条件,助力构筑跨境资源配置平台,为产业链升级转型,为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不竭动能。

二是把握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机遇,打造世界级资产管理平台。过去十余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发展,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与储备货币。未来二十年,预计全球财富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亚洲,亚洲将出现世界级规模的资产管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借助内地增长引擎,强化资金枢纽地位,搭建人民币资产管理平台。

三是引领跨境数字转型浪潮,构建金融创新新高地。数字化正在重塑未来版图,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创新资源互补之势。珠三角科创企业集聚,产业协同效应显著;澳门作为自由贸易港,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香港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已成为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之一。在数字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将勇立潮头,打造全球创新科技中心,在金融科技研发应用、跨境金融互联互通、央行数字货币及跨境场景搭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广阔,将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金融业要把握金融开放机遇,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跨越,推动构建我国跨境金融发展新格局。”刘连舸说。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