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在奋发之中
——嫩江县原政协主席王国华
王国华同志曾于1996年3月——1999年3月任政协嫩江县主席,整整三年。现在他离职,退休已经10个年头,回顾往事,他任职期间,政协工作非常活跃,推动嫩江的发展,在群众中产生的美好记忆仍然是人们言论的话题。经过10几年的时间验收,当年的风采依旧,留给历史的依然是风采般的贡献。
认识政协运行规律,按照政协方式展开工作.
在县级政权运行中,政协做为“领导”机关的地位和县委、政府、人大并称为“四大班子”。这是党和群众给予政协的信任和肯定。政协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光彩。但只能是光彩的历史。今天是现实的今天。如何认识今天的政协,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王国华同志任职期间和机关同志共同学习,《政协章程和历史》中,比较深刻地认识政协,比较深刻地认识政协和“四大班子”中其他三家的相互关系共同点和不同点。
王国华同志在历史上经历过农业、工业、交通、政法、计划、常务、建设等20几个部门的工作。每到一处,都不满足于一般认识,用心探讨所从事的事业,力争深刻认识,在认识特点和规律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推进事业发展。在政协工作期间,他和机关同志们反复学习,总结提高。从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认识出发,确定工作方式、方法。历史回顾比较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认识过程。
客观地讲政协不同于党委,政协没有决策权,不同于政府,没有政府行为;不同于人大,没有法定程序执法,是不同于党政机关,又不同于群团组织的领导机构。这就是政协存在的性质。任务是统一战线,搞统战。在中国共主党的领导下的统战部门。这种认识谁不知道?但探讨起来,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
政协有政协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政协的工作方式不同于党委、政府和人大。“协商”是工作方式的了发点和落脚点,在参政、议政中展开工作。工作在“参议”之中,定位就是“参”、“议”中发挥作用,在“参”、“议”中团结各族人士为嫩江发展做贡献。
“参”、“议”是个过程。为了这个过程需要展开工作。工作方法也不同于党政的方式方法,主要是“三查”(察)视察、调查、考查。“视察”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视察过程既有和党委中心工作配合、结合的课题。也有政协推动社会发展的独立性工作。例如教育罗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王国华同志组织罗列委员曾三次进行视察,深入城乡近20所中小学,座谈并走进课堂听课,进行教学讲评。促进“普九”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展开,又如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个体、行医等,王国华同志先后组织罗列委员进行5次视察,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个体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调查和考查也是推动工作和过程,更是提供县委、县政府做出决策的依据。例如,嫩江怎样建成农业大县、强县?怎样走“工业立县”的道路?怎样把嫩江建成我国蒙东地区的流通中心?先后进行了10几个课题地调研。特别是“纬度经济”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对省市县的经济工作都具有很强地“参”、“议”作用,具有很强推动价值。
调查研究报告最有影响的是《坚持市场方向,发展纬度经济》。1996年春,强行推行玉米大双覆种植。群众不接受。后来实践证明,大双覆种植在嫩江是失败的。当时,王国华同志提出嫩江种植业什么是优势?几经调研、座谈,提出纬度经济的概念。最初,做为黑河市政协提案转发。1996年9月3日,王国华特邀参加省政协七届二十六次常委会,就纬度经济发言,被列为省政协七届委员会主要工作之一写在总结里。中共黑河市委从纬度经济观点出发,确定黑河市为高纬度寒地生产经济带。《坚持市场方向,发展纬度经济》一文发表在省政协《北方时报》和《市场报》、《黑龙江日报》、《奋斗》、《黑河日报》等报刊上,转载在200余种杂志、图书上。2002年王国华曾被邀请到昆明当代“经济论坛”讲学。
政协大有作为,对社会进步做政协式贡献
政协是非权力单位。一些党政作领导职务的同志在主干线工作时间较长,在政权运行中形成了很强的“权力观”,形成很强的党政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积累为定式。政协机关同志绝大部分也如此,有着很强的权力运行的权力观。用潜在权力观意识进入政协工作,和非权力单位的客观发生了碰撞,产生一些莫明其妙的潜在变化。尤其一部同志转到政协任职的领导同志用“传统”理念和工作的“积习”认识政协,开展政协工作,在权力观和非权力观碰撞时,观念没有转型,没有转轨,产生了矛盾性的状态,甚至败下阵来,在权力观中感叹不仅常常“力不从心”、“今非昔比”,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得出不必要的结论,以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政协工作,以年里大需要安排、人生最后一站等“哲理”认识政协,甚至自己诋毁自己,将政协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王国华同志带领机关同志学习中央关于政协是工作机关的阐述,用非权力观认识政协,探讨政协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认为政协是大有可为的舞台,是工作应当的建树地方。
带领大家从权力观转化到非权力观的范畴,是政协同志一次难得的飞跃,难得的认识突破。他们在非权力中开始了驰骋。
思想转型的同时,积极开展政协工作。除“三查(察)外,大量地开展非权力活动。王国华同志任职期间主要在5个方面进行工作。首先是统战工作。集中在知识分子和华侨眷属之间进行统战活动。王国华和机关同志在拜访了数十位较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和华侨及眷属动员他们共同为嫩江县的发展做贡献。特别是侨眷工作,先后举行侨眷座谈会17 次,并3次到侨眷兴办的民营企业和引次企业视察帮助他们理顺经济运行思路,解决一定困难。王国华同志1996年3月份就任政协主席职务,5月30日即召开第一次侨胞、台胞、港胞等“三胞”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嫩江县发展的意见动员“三胞”投身于台商引次活动。此后的嫩江“三胞”投资运行都来源于7次动员,其中包括原国民党将领刘振寰给高级中学的几万美元的奖学金。王国华还参加台湾青年和嫩江青年喜结良缘的婚礼,接待归国回嫩江的外籍华人等,宣传党的政策介绍嫩江的情况,进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统战工作留给历史更加难忘的工作是迎接香港回归。1997得4月18日开始,王国华主持了香港回归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知识问答大会、庆祝会、联欢会等7次活动,他亲自讲课、主持把嫩江的“迎回归”活动搞的有声有色,推向了高潮。
其次,推动嫩江县的发展。王国华同志从纬度经济思想出发,带领机关同志调研,和农口同志研究、讨论提出系列性嫩江纬度带内主产作物,在优势上选择,不再发展玉米一类在嫩江表现劣势的作物,在优势上推进。曾经在报刊发表《建设亚麻生产经济带的思考》。《“高纬度”的奇葩,经济结构调整的活力》、《关于构筑高纬度地农业开发带的思考与建议》等文章,几乎种植亚麻,其中,他特别重视亚麻种植与龙头企业建设。现在,嫩江已经由王国华同志提出亚种植,生产时的零点数,发展到几十万亩,九三农场局建立了亚麻纺织厂。亚麻落户嫩江,将逐渐成为嫩江的主产业之一,县城内建起一、二十个小型亚麻原料厂。王国华同志功不可没。同时,对工业立县、流通领域等的研究成果发展到今天也在有成效。工业已经成为立县的经济。新建企业构成了嫩江发展的基础。各类一团糟市场初步形成了规模。历史将铭记王国华同志当年的大声疾呼。更难忘记的是城乡建设。当王国华担任政协主席的时候,办公在一栋老平房。他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土地置、换级差地租原理,在国家没有投放一化钱的情况下,建起15000余平方米的政协大楼,并彻底改变了办公重要任务,增添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政协模式带起了嫩江县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王国华总结这种模式是在土地置换的思想指导下,市场动作+政府行为。一时成为黑河市各县城讪建设的模式。同时,他还总结城市建设经验,连篇累牍地在《黑河日报》发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文章,推动着全市的城镇建设。随后,王国华同志带机关同志深入农村。总结农村几个典型加以推广。县委采纳政协方式,组织农村建设,一时间,农村和林场也出现了建设高潮。王国华曾担任黑河市(地区)建委主任,熟知建设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直到今天,他还在执导着城乡建设。
第三,推动文学艺术创作。嫩江县是有千余年历史县城有几百年的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深厚。
王国华同志分析了嫩江县的文化形势,带领机关同志视察文联、文化局、文化馆等单位,和县内文化骨干座谈切磋,参加他们的沙龙式活动,一方面向县委、政府提出调研报告,一方面在政协委员、政协访友范围内,在统战范围内展开工作并且树立庞金栋的精神,朱维坚的方向、楚洪志的追求、张庆山的风格、夏作舟的群体等6个典型,并奖励全县12位有成就的文艺骨干。每人500元。政协哪里有钱?他请各有关单位出资,并亲自带文联、文化局等单位同志到海江中学奖励楚洪志,召开座谈会,总结推广楚洪志经验。嫩江的文艺创作在王国华同志带动下,已经形成骨干队伍打下了基础。现在朱维坚、楚洪志都已经是公安作家,其作品已获公安部奖励。嫩江县文艺创作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大队伍,出现高潮,其中包含着王国华的艰辛和付出。
第四做好咨询工作。政协队伍人才济济。工作中,除组织或责成有关部门展开工作以外,还经常接待机关咨询的部门和个人。政协也为县委、政府做好咨询工作,反映每个时期形势中的社情民意。咨询工作密切了政协和各部门、各社团的关系。政协也是县委在农业、工业、教育、文化、城乡建设等方面咨询团。政协每次视察等活动,多有主管县长参加,罗列委员们当面献计南策,当面谈建议,是当年县委、政府十分倚重的活动。值得人们记忆的典型是1998年大水。当年6月10日,王国华和机关同志发现科洛河突然暴涨。科洛河是嫩江的主要支流。当他们发现嫩江也在突发性的涨水后,认定防风时间提前。当天提到防汛指挥部,又赶到县委,提出提前进入防汛期的建议。嫩江县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起来,在几天后特大洪水中,嫩江县防汛井然有序,人畜没有任何伤亡。这就是1998年全国嫩江——松花江——长江大水时,嫩江县境安然无恙的原因。
第五,总结推动。王国华同志善于用总结的办法推动工作,他曾总结文化、卫生教育等经验,树立一批典型推动各罗列建设和工作。最难忘的是对工商个体户的总结和对机关的总结。当时,个体经济发展很快,鱼目混珠。尤其是依靠贷款起家或财政补贴上马等现象很严重。王国华和机关同志走访了三、四家个体户或个体企业,从原始积累过程原始手段和市场走向调研。否定了一批方向不明依靠贷款、补贴做为原始资本的典型树立一批有市场或市场走向好,依靠自身力量为主,依靠各方“汇集”为主的原始积累典型。经过和工商部门磋商,树立了王文达式——依靠铁路,用南北方位差进行原始积累曾永富式——为某自行车厂代销,地域优势依靠厂家联合的资本:张兆学式——依靠自身滚雪球进行积累。。。。。。在全县树立了12个样板,提出12种模式。这些人都纳入政协之友的活动范围。影响比较大。这些活动引起黑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12个样板为典型在嫩江县召开各县同志参加的现场会,推广12种模式。另一个总结来源于机关的工作。紧张的三查(察)活动在各部门产生良好反映,机关干部通过自身的工作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威信。政协有一种讲不出的力量。王国华同志总结为“有为才能有位”,写成文章,参加全市论文比赛,评为一等奖,发表在《黑河日报》和省统战刊物上被广为传播。政协是工作机构,用工作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产生自然的威信和力量。王国华同志勤奋工作的形象留给了历史。
推进机关建设,为政协人的形象力添彩
政协献犹如军队司令部,指挥政协的运行,素质非常重要。但干部不是政协按需要安排的,参差不齐。工作只能依靠这些人的力量。从干部体制出发,王国华同志立足于依靠这些同志,提高这些同志,信任这些同志。
政协是非权力机构。围绕非权力的运行,他有针对性地和机关同志进行探讨、总结。留给历史的记忆的有两件工作。第一“五结合”方式转机、工作。
转变观念和和学习理论结合.王国华同志和政协骨干从学习政协亲和历史入手,学习各地经验,从学习中认识政协性质、地位、任务,从经验中更看到工作的客观性和非权力性。当看到某某政协写的报告被转发多少件,某某提案被选用多少件时,结合理解参政议政概念,明确非权力单位的“权力”在那里和怎样运用“非权力”的“权力”。在“参”和“议”中驰骋。这种结合很重要,使机关同志明白了非权力内涵,工作增强了自觉性、自爱性。 共 6212 字 2 页 首页12下一页尾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