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百科 > 正文

风过沣峪

摘要: 风过沣峪...

风过沣峪

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拉练”,就去过沣峪。感觉里,峪口的风很大。站在坡上,我们稚嫩的身子在风中摇摆。
  沣峪,风。数十年过去了,依然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再次来到沣峪,已是不惑的年纪了。那种寒战的感觉,竟然成为亲切的回忆。夏日里,应几位文友之约,再次置身沣峪。朋友说的好:采风。听到那个“风”字,我不禁一阵激动。
  山脚下有座观音庙,进去转了一圈。两进的院子,前厅供奉着弥勒佛,后堂供奉着如来佛祖,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还有送子观音和关帝像。静立,听庙祝谈经说禅,不觉间清风降临,心胸豁然。
  继续驱车南行,到达距峪口20公里处的东佛沟。此处的山,林木高耸,灌木交错。有很多桦树、松树,间或还有指头粗细,亭亭苍翠修竹于林下。偶见一片芦苇丛,长得已有半人高了。芦苇的枝茎在风里摇晃,好像在诉说着哲人帕斯卡尔的句子: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沿着河谷一路上山,野花寂寞的盛开,却偏有烂漫的热闹。随着海拔的变化,白桦、苍松、翠柏等植被也不断更替。那深邃的绿,显示出一种禅意。
  一路高山流水,泉水在山间潺潺流淌。到了龙潭戏水处,停好车,走过神仙桥。人在桥上,随风晃动,飘飘然如同踩在云朵之上,身子随风而动,竟有了神仙的感觉。桥下是流水,高约二十米。过这样的桥,我喜欢慢悠悠的行走。如此,可以咀嚼出太上老君般怡然、超脱的神情。
  这里共有三座神仙桥,沿河一字排开。到河对岸,再走过石阶,便到了河底,坐下来脱了鞋子泡脚,倒也惬意。
  河水其实并不大,但很清彻,人可以踩着露出水面的石头从水的身旁蹒跚而过。这些山石在这里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有的被磨光了棱角,有的头削尖了直插入水底,有的大如卧牛,有的小若如米粒。我知道,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宛若在讲述着所见证过的历史风云。在千年的风声中,它们在守望着沧桑的岁月。
  果然,风就大了起来。我们坐在河石上休息,几个文友下到水里嬉戏戏。此处的河水较浅,河底的石块和青苔清晰可见。河水也像人一样,在风的吹拂下,静静地流淌着,思想着。
  休息了一会,我们沿着河底向上游走。这时,风忽然与人捉起了迷藏,躲藏到了隐秘的地方。没有了风,河水便不再安静,水流急速地从石缝中挤过,再向下游跑去,如匆忙赶路的行路人。
  黑龙潭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银白色的瀑布,白色的流花,在风声的伴奏下,远远地发出轰隆隆的响声。瀑布的水清冽雪白,跌宕之声响彻山谷,山风漫卷千尺瀑,细雨濛濛欲湿衣。潭里的水却是安祥的,由深绿色到黑色,水面异常平静,像一面镜子。几只水鸟,时而在水面上驻足,激起一圈水波。
  抬头凝视,却看见被四周大山挤出来的一线天空,白云从西边山头探出身子,穿过蓝天飘向东边的山头。风在不知疲倦的和它玩耍。风和云,真是天生的一对伴侣。一会儿,风渐渐远去,白云便也随着它仙人般悄无踪影。
  在风的沐浴下,我们一行人站在河底眺望。虽然看不见山的绵延,只能领会山的高大,山的威严。此刻的人,便显得非常渺小。瀑布两侧的山峰美丽而庄严,直入云霄,如同沣峪的守护神,护卫着一个山沟的平安。远远看去,绿色的山林和洁白的岩石相互映衬,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拥抱着穿峪而过的风,我们行走山中,感觉到的是满目葱郁,流水潺潺,蛙鸣鸟叫不绝于耳。崖石、树林、苇草、石头、河水、小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沣峪山水画卷,让游人怅想。但我更愿意说,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山沟。它们借助着远古而来的风,诉说着自己的感觉,以及人世间千百年来的故事。
  风过沣峪,这真是上天的授意。
  沣峪和风,难道有着久远的缘分?
  下山了,偶一愣神,我隐约听见,风在对我们恋恋不舍的说了声:朋友,再见。
  (字数1486)
  
  
   共 1490 字

发表评论